“红墙意识”深入北京西城律师骨髓

北京市西城区成规模的律师事务所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,那就是办公环境的布置总少不了鲜明的党建元素。而随着对律师党建工作了解的深入,《法制日报》记者越发感觉到,在这个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律师群体中,党建工作已与律师行业发展融为一体,创新多样化的党建工作模式,打造“指尖上的组织生活”,党员律师广泛参与党委政府工作和社会服务……“红墙意识”已深入西城律师的骨髓。
党建引领律师行业发展
德恒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993年,是西城区规模最大的律所。在德恒律所,党组织的创建发展与事务所的业务拓展几乎同步。“全所执业律师中党员占40%,国内25个分所全部建有党支部。”德恒律所管委会成员孙钢宏自豪地说,党组织就是德恒律所的坚强堡垒,“红墙意识”引领律师主动担当作为。
据孙钢宏介绍,在北京多项重点工作中都能见到德恒律师的身影。2016年,德恒“一带一路”服务机制在北京市委、市政府的支持下落地北京,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随之成立,成为协助争议相关方在线上、线下调解解决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商事争议的平台之一。调解中心与北京法院合作开展诉调对接,受理法院委托,开展案件调解工作等。
在德恒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王丽看来,正是由于有了党建工作的扎实根基,才使得德恒律所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党员律师,为各项业务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和人才基础,最终形成律所在相关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。
“今后,德恒律所的每名律师党员都将联系一到两名党外律师,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在律所人员层面的全覆盖。”王丽说。
西城区司法局副局长赵培良说,德恒律所的党建成绩是西城律师行业自觉践行“红墙意识”的一个缩影。发挥党建对律师行业的引领作用,一直是西城区律师管理的重要一环。
全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
同样位于西城区的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,党员律师积极献身公益,捐资助学、开展法律援助、参与多元调解已是他们的工作常态。2017年到2018年,金台律所成为西城区广外街道区域化党建项目的服务单位,服务内容涵盖党员志愿者进楼宇、进社区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知识讲座,发放普法宣传资料,开展模拟法庭等,成为服务基层群众的特色党建品牌。
赵培良告诉记者,目前,西城区凡拥有3名以上党员的律所,均已成立独立党支部;不足3名党员的,依据就近就便原则组建联合党支部;存在流动党员、暂时无法建立党组织的律所,则通过打造功能型党支部,确保党组织在律师群体内的全覆盖。去年5月,西城区律师行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正式成立,成为党的工作进一步覆盖全体律师的重要举措。
“西城区司法局始终强调将党建工作与律师业务发展紧密结合,社会治理和保障民生项目上的优势资源,会优先向党建工作做得好的律所倾斜配置,以激发律所不断提升党建水平的动力,也带动年轻律师积极入党的热情。”赵培良说。
抓党建促业务齐头并进
律师经常开庭、出差,固定的集中学习时间难以保证,而且行业内流动性较大,使得党员律师的教育管理面临挑战。西城区司法局为此动了一番脑筋。
打开西城区律师协会的主页,“红墙意识 首善标准”的标题格外醒目,律师党建版块占据着内容列表的核心位置。点击进入,“什么是四个自信、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”……蕴含着丰富党建知识的每周“微党课”核心内容映入眼帘。
为了适应律师灵活的工作时间,西城区打造了“指尖上的组织生活”,利用各种律师微信群、网站、律协和律所的订阅号开设党建专栏,方便党员律师随时随地学习党的知识。“微党课”便是其中之一,其定期发布,都是经过精编的党员应知应会的内容。
针对律师流动性强的特点,西城区将行业管理与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结合到一起,申请执业、律师调动、年度考核等,都把接转党员组织关系作为前置程序,督促党员律师亮明身份,自觉接受党组织管理。
从2017年开始,西城律师便经常收到题为“警钟长鸣”的短信,提示执业中可能面临的风险。这是西城区律协开展行业管理的新尝试。
西城区律师协会副会长韩映辉告诉记者,西城律师惩戒率始终在全市保持最低,这与律师行业党委日常监督管理分不开。西城区律协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,了解党员律师的思想动态,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,确保全区律师党建工作与律师业务发展齐头并进。先后成立金融街、重大工程建设、政府法律顾问、中小企业等法律服务团,在服务动物园批发市场疏解、群租房整治、化解重大矛盾纠纷等方面均做出积极贡献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